在线配资炒股网 市长多次“点名”,白云区2025年这么干!

发布日期:2025-04-19 22:02    点击次数:110

在线配资炒股网 市长多次“点名”,白云区2025年这么干!

在线配资炒股网

▲点击进入专题关注更多资讯

2月20日,广州市市长孙志洋在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年、全运会举办年,做好政府工作责任重大。

报告提到,努力在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上有新担当,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有新突破,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上有新气象,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有新作为,推动综合实力和城市功能实现由内到外、由量到质、由形到神的全方位跃升,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走前列、挑大梁、作贡献。

在报告中,白云多处重点工作被频频“点名”。面向2025年,白云区将如何开展新一年的工作?通过一组关键词,我们来逐一分析。

北部增长极

报告提到,“优化重大发展平台开发建设。”“推动北部增长极建设成形起势。”

根据《北部增长极协同发展规划》,北部增长极规划范围面积共686平方公里,花都区379平方公里,白云区307平方公里。位于白云区的白云机场、广州国际港划入了北部增长极的规划范围。

北部增长极规划了“一核两带、双轴三廊”的空间结构。其中,“一核”即北部增长极核心区,大部分位于白云区辖内,区位紧邻机场南部,面积约56平方公里,将建设“国际航空城”。核心区将强化国际航空城临空展贸、科创总部、国际医疗、临空消费四大广州目的地功能,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离世界最近的航空都市”,实现“到北部即到广州”。

在广州北部增长极的6大重点发展组团中,4个位于白云区辖内:国际航空城组团、铁路经济产业组团、美丽健康产业组团以及白云城市中心组团。

铁路经济产业组团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大湾区智造基地。以广州国际港铁路经济区为供应链支点,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供应链管理、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产业。

广州国际港

美丽健康产业组团打造峰山溪水韵、美湾创智城,重点发展时尚美妆研制及展销、高性能医疗器械制造、新药成果转化、生物医药与现代中药、 高端医美及医疗服务等美丽健康产业。

白云城市中心组团打造北部服务空港和铁港双枢纽的国际化、生态型活力中心。承接临空经济外溢,重点发展临空消费、临空总部、国际交往(中小型会议和会展等)等功能。

位于白云新城的国际会堂

白云港产城融合发展区

报告提到,“谋划打造花都国际时尚智港、白云港产城融合发展区,提升临空经济示范区、大湾区‘绿能谷’等功能性平台承载力,打造国际开放新平台。”

白云区是广州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和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南接广州城市新老中轴线,北联空港国际枢纽,是广州链接全球第一站,也是广州枢纽最集中的区级行政单位,形成了独特的“空、铁、水、陆”立体交通网络,自南向北串联起一条港产城融合发展轴。

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白云站、广州火车站、广州国际港……这些枢纽不仅是交通节点,更是资源要素集聚的重要平台。依托区内多个重要交通枢纽,白云区提出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通过构建“枢纽+”现代产业集群,发展航空运输、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等产业,将交通枢纽动能转化为产业动能,以港产城融合发展,实现从“城市枢纽”向“枢纽城市”跃升。

广州民营科技园

报告提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面实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推进‘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广州民营科技园建设。”

2024年,广州民营科技园(下称“民科园”)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全年营业收入突破2200亿元,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产值712亿元,同比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167.1亿元,同比增长42.3%。

今年是民科园成立30周年,民科园将积极对接落实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一核三园”未来产业、美丽健康、轨道交通、智能家居四大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打造机器人产业、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多个特色主题产业园,加大招商力度,加强产业集聚,努力新招商入园近2000家企业、增长38%以上;推动菲利斯光伏储能研发制造基地、广东激光及等离子体智能制造产业园等91宗项目快开工、早投产。

三十而立再出发,民科园将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创先争优走前列,推动园区发展能级提升,带动园区全年营收突破2400亿元,全力打造成为广州最好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之一。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

报告提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建设,探索推进‘跨村联营’‘股份合作’等模式。”

白云区拥有丰富的农村集体资产和活跃的“三资”交易市场。近年来,白云区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扎实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国家试点和省级试点建设,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促进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2023年全区农村集体总资产618亿元、总收入98亿元,资产总量和总收入均居全市各区第一。

白云区人和镇

“跨村联营”模式通过打破行政村的界限,将资源互补、资产相近、产业相连的村联合起来,整合各类资源资产,共同出资参股,实现抱团发展。“股份合作”则通过将农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鼓励村民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入股,形成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经营模式。

白云区承接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国家试点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专项试点,在全国首创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底价“云评估”系统,为每一次资产定价提供参考依据,去年前三季度完成交易65亿元,位居全省第一,相关做法入选《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白云机场三期

报告提到,“提升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推动白云机场三期建成投用,支持做好航点航线拓展和空域扩容,推进空铁一体化建设。”

飞机即将落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时,许多乘客会发现白云机场“变大了”:一座新的航站楼正在拔地而起,这是正在建设中的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白云机场三期效果图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中国民航史上规模最大的改扩建项目,总投资537.7亿元,项目主要新建T3航站楼、两条跑道、综合交通中心以及T2航站楼的两条指廊,计划2025年建成投产。

目前,T3航站楼工程实现全面封顶,“湾区之翼”展翅飞翔姿态跃然呈现;综合交通中心工程项目采光顶结构封顶,主体结构处于收尾阶段;T3航站楼出港高架桥东侧已通车……

项目建成后,白云机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达1.2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380万吨。随着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进度条”不断刷新,白云机场正式进入“四跑道时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拥有4个跑道的机场。

广佛东环城际、12号线西段、14号线二期

报道提到,“推进4个国铁、8个城际、9个地铁等续建项目建设,建成开通广湛高铁、广佛东环城际、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地铁10号线、12号线东段及西段、14号线二期等。”

今年1月,广佛东环城际铁路全线铺轨顺利完成,标志着项目实现“轨通”,下步将加速推进无缝焊轨和轨道精调,并开展全线静态验收工作,为联调联试和试运行做好准备。

广佛东环、广佛西环与广佛北环是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佛同城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广佛北环已通车,广佛东环力争在2025年全运会举办前建成通车。

广佛环线示意图

项目建成后,将衔接广惠城际、广肇城际、广清城际、穗深城际新白广段等多条放射状城际线路,助力形成完整的广佛城际轨道交通大环线,串联大湾区城际轨道线网,大幅缩短广佛及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对于深化广佛同城化建设、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位于白云区的12号线西段、14号线二期也正在火热动工。12号线是广州“X”形对角线之一,西起浔峰岗,东至大学城南,串联广州白云站,在东湖与六号线、十号线(建设中)换乘。在白云设有槎头站、南航新村站、新市墟站等6个站点,土建工程已完成88%。

地铁14号线二期呈南北走向,北接14号线嘉禾望岗站,南抵现有的广州火车站,线路全长约11.9公里,设有8座车站,均为地下站,贯通白云新市片区南北,土建工程已完成64%。

(注:以上车站名称仅为工程暂定名称,标准站名应以市政府批准公布为准。)

白云五线

报告提到,“推进北二环高速改扩建、鱼珠隧道、会展西路隧道等道路建设,建成开通增天高速、海珠湾隧道、白云五线等。”

白云五线位于白云区中部偏北,远期东西贯通白云区北部片区,与广花快速路、机场高速、G106、空港大道等重要道路相接,是东西向重要联系通道,串联大源、太和、民科园、江高等区域。

2024年以来,贯穿白云区东西的交通线路“白云五线”建设进度频频刷新。目前,白云五线(机场高速-106国道)已建成通车,白云五线(106国道-大源北路)、白云五线(黄金围大道-广清高速)、白云五线(广花路-江人二路)已开工在建。

该项目是落实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需要,是白云综合服务功能区启动区重要的横向主干路,能完善广州北部及白云区主干线路网布局,改善周边行车条件、满足快速增长的出行需求,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作为白云区重要的城市主干道,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白云区交通网络、提升区域交通便捷性,跨越白云东西,将更加“丝滑”。

环白云山高质量发展带

报告提到,“推动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按照‘显山、亲山、悦山’理念,建设环白云山高质量发展带。”

白云区,以山水为脉、因山水得名,拥有白云山、帽峰山、白云湖、南湖、珠江西航道、流溪河“两山两湖一江一河”等宝贵生态资源。其中,白云山是具有广州及岭南地方精神之山,兼具生态环境、人文历史、自然风光优势。

白云湖数字科技城

建设环白云山高质量发展带,旨在瞄准“国际枢纽门户、山水智慧城区”的发展定位,充分利用白云山的自然生态优势,结合周边的水系资源,以及三元里平英团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一个集生态、文化、旅游、经济于一体的高质量发展区域。

依托白云山优越的自然禀赋,白云区将谋划打造国际交往中心核心承载区,提升区域生态承载力和城市品质。随着白云新城的高质量建设、多条广州地铁线路的覆盖,白云山与广州中心城区如何实现“景城共荣”,将成为极有战略意义的议题。

白云国际大健康医养城

报告提到,“打造医疗卫生服务高地。”“开展国际医疗合作计划,积极稳步引进高端外商独资医院,推动南沙大湾区国际体检中心和白云国际大健康医养城建设。”

去年11月,新加坡鹏瑞利集团与广州市白云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鹏瑞利集团将投资 50亿元,在广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白云国际大健康医养城,将整合现代医疗、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医疗环境,成为辐射东南亚的全生命周期国际医疗服务高地。

该项目占地1.18平方公里,选址位于广州白云站粤胜广场东南塔,将借助白云站作为亚洲最大的TOD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势,利用其强大的交通集散能力,为医养城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流与物流。

首期投资10亿元用于建设鹏瑞利国际医院,预计2025年建成投入使用,这也是自2024年9月商务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首家新设的外商独资医院。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服务保障

报告提到,“做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服务保障,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精彩。”“推动城市品质提升。高标准完成全部竞赛场馆升级改造,实施绿色行动计划,铺开数智信息化项目,打造一批绿色场馆、智慧场馆。”

广州赛区承接整个十五运会39%的竞赛项目和残特奥会33%的竞赛项目,负责承办两场开幕式,是赛事承接项目最多的赛区城市。白云区的4座场馆将作为赛艇、皮划艇、排球、蹦床等多个竞技大项比赛场馆。

其中,广东激流回旋赛场是第16届广州亚运会激流回旋项目的赛场,人工河道长500多米,在起点和终点处分别建有静水区,全程落差5.5米,水流变化多样,可容纳万人到场观赛。

广东划船赛场是广东赛艇、皮划艇项目主要训练场馆,建有符合国际标准,长2500米、宽160米的人工航道,可供赛艇、皮划艇比赛。已成功举办过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赛艇和皮划艇决赛、2010年广州亚运会赛艇等国内外大型赛事。

广州体育馆位于广州市白云大道南,紧靠白云山麓,是为“中国第九届运动会”建设的一座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体育设施,是一个以体育比赛为主,兼顾文艺表演、会议展览的多功能综合性体育建筑。

广州体育馆

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鹤龙街,是国内设立较早、无障碍设施完备的残疾人体育训练、比赛、健身、文化交流活动的服务机构。

四大重点片区城市更新

报告提到,“加力提速推进城市更新。”“坚持走成片开发、区域统筹更新路子,推进中心城区、四大重点片区、重点功能平台区域内城中村应改尽改。”

作为广州城中村改造四大重点片区之一,罗冲围片区西临珠江西航道,东邻广州白云站,北承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南接白鹅潭商务区,地处珠江高质量发展带向北发展的起点。项目总面积22.8平方公里,现状建设总量2136万平方米,实有人口60万人,涉及14条城中村、39个需改造旧厂及旧城、老旧小区、批发市场等环境形态,是广州城市更新多元形态的集中聚集区。

广州湾区新岸(罗冲围片区)

自开工建设以来,罗冲围片区已刷新全市城中村改造多个“第一”,包括全市第一个建立“指挥部+公司+项目部”工作机制、全市第一个成立城中村改造市区国企合作公司、全市第一个“新模式”改造项目改造方案通过市政府审批、全国第一个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到账项目、全市四大示范片区第一个启动安置房建设工作等。

目前,罗冲围片区首批安置工程已动工建设。该安置工程是白云区城中村改造重要起点,将在片区内高标准打造商业中心、文体中心、医养中心、邻里中心、能源中心、环卫中心等高端综合服务设施,打造成广州城中村改造样板项目。

南方+记者 黄楚旋 谭超

在线配资炒股网



实盘股票配资平台_配资实盘炒股开户|正规股票配资机构



Powered by 实盘股票配资平台_配资实盘炒股开户|正规股票配资机构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